以此观点来说,周代以来至汉晋时期华夏之域与华夏之人的扩张与发展,以及此后至清末华夏边界的维持,都以被排除在此边界外的“异族”为牺牲。因此,在
近代中国国族之建构中,华夏与传统华夏边缘合一而成为“
中华民族”,可说是此地区漫长历程中人类资源竞争历史中的一种新尝试——将广大
东亚大陆生态体系中相依存面区域人群,结合在一资源共享之国家与
国族内。以此而言,晚清部分革命党精英欲建立一纯汉
国族国家之蓝图,以及当代鼓吹
中国少数民族独立的言论,并不是好的选择。同样地,
欧亚大陆之东、西两半部有如下差别——西方为沿大西洋岸之少数富强而讲求人权、自由的国家,内陆则为常卷入宗教、种族与经济资源战争及内部性别、阶级与族群迫害频传的各国、各族;
东岸则为一“多元一体”的
中国,以经济补助来减缓内陆地区之贫困与匮乏,并以国家力量来维持族群间的秩序。我们也很难说,
欧亚大陆西半部的体制,优于东半部
中国国族下的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