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杨家埠年画体现出在
构图方面是不受时空常规制约的。杨家埠艺人没有局限于用
静止的
眼睛看待物象,他们不但可以同时展示一个物象的多个特性,还尤其擅长将几组不同物象的特性综合展示在同一画面中,多角度的整合不同物象占有的时空体验。比如清代年画作品《
三顾茅庐》其画面分成两大部分。有一部分描刻的是
刘备、
关羽、
张飞这三兄弟到了
诸葛亮的茅庐。
关羽、
张飞在屋外等着,
刘备慢慢的进入,听
诸葛亮提出先取荆州、后入西川、然后形成鼎足之势,最后入主
中原的计谋。门外
张飞等得不耐烦了,挥拳顿足要冲进去,
关羽把住大门将他拦下。另一部分是
诸葛亮被
刘备的诚心所打动,和他们兄弟三人一同回到新野。仅一张年画就把
三顾茅庐的情况和最后的满意结果全部画出来了。又如《郭暧拜寿》中把庆寿宫画作一座楼房,让郭子仪的七子八婿、闺女媳妇排成队伍站在那里,注视着郭暖独自来到庆寿宫的难堪相。本来此种处理方式是乏味呆板的,但艺人们通过山林、
建筑物的分割和有趣的情节布局,给画面增添了不少灵气、栩栩如生。这种营造方式打破了时空概念,通过对物象多方面的实际接触,获得由表及里的感性理解,用“平面”的手法进行
表现,给人一种多维空间格局的感受,展现出大千世界里
千差万别的的物象间的相通、相融和置换,开创了理想、和谐的艺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