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史料记载,从公元2世纪开始,现今的察布查尔县就曾经居住过塞种、月氏、乌孙、嚈哒、柔然、高车、突厥、
契丹等民族。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这里先后隶属于塞种、月氏。公元前130年,为乌孙国管辖。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与乌孙和亲,始通西域。
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设置西域
都护府。其后的数百年中,察布查尔一直是乌孙国管辖。北魏时期,由于嚈哒和柔然联合,逐走了乌孙,随即又分别隶属于嚈哒、柔然、高车。隋
开皇二十年(600),突厥分裂,察布查尔属西突厥。唐代平定突厥,设置昆陵、濛池
都护府,其地归属于昆陵
都护府辖区内的嗢鹿州
都督府,后归北庭
都护府统辖。13世纪,这一地区被
蒙古人统治。14世纪中期,为察合台兀鲁思所辖。1274年属阿力麻里行中书省辖。到了元朝末年属翰亦剌惕,
明朝归也先瓦剌,后分四卫拉特,隶属准噶尔部。直到清王朝兴起,准噶尔在此地建庭,此地成为准噶尔政治、
宗教的中心。
蒙古人先后统治了这里500多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