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瑶族自治县理想的旅游资源,早就引起人们的注目。1933年,
广西省政府通过的《议决开辟瑶山案》称,金秀瑶山,“乱峰插云,
白云掩映,乔松深尉,绿竹漫山,灌树丛生,
藤萝纠结,山花竞艳,沁人心脾,溪水和鸣,虫鸟相乐,真人世间桃源仙国不过是也”,“若以本省名胜桂林方之,不啻小巫之见大巫”、“若改作避暑之所,则牯岭(在庐山)、莫干山均瞠呼后矣”。1928年7月,国立
中山大学广西瑶山采集队在多年考察金秀瑶山之后,向国民党当局提出的《采集
广西瑶山
报告及请辟瑶山为
学术研究所意见书》,建议将金秀瑶山开辟为大规模的公园,并认为“矧辟瑶山为公园,至足以
表现我泱泱大国之
雄风壮犹远略乎。我国伟大工程
长城运河以后,久无后继者矣,以此一新世界之耳目,俾知吾
东亚古国之人民,固犹奋发有为,亦足以解病夫之嘲,而湔蔑视之耻”。可惜,统治者热衷于打
内战,将《意见书》束之高阁。改革开放后,金秀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1981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委组织近100名区内外科学工作者对金秀瑶山进行了综合考察。事后,在考察
报告中指出:“大瑶山风景资源丰富,
夏季凉爽,空气清新,可逐步建设成为
广西重要的旅游和避暑胜地。”1997年国家林业局批准金秀建设大瑶山国家森林公园,2000年,国务院批准金秀大瑶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世纪90年代后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将金秀大瑶山列为
广西旅游总体规划
近期重点建设计划重点培育的县(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