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族符号的“
土家织锦”首次被高校硕士研究生作为毕业论文研究选题的是2005年
昆明理工大学谭琳心的《西兰卡普传统图案的现代运用研究》,文中从设计学的角度对“西兰卡普”传统图案结合当代发展进行了专业上的探讨。之后,笔者在2007年完成的硕士学位毕业论文也是以
土家织锦作为选题——《
土家织锦文化变迁研究》,从民族学的视角运用文化
人类学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卓敏的毕业论文《
湘西土家织锦图案的艺术研究》,从
美学视角对
织锦图案进行了深入剖析。之后,作为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对象的“
土家织锦”有如雨后春笋成为研究热点,如2008年有5位硕士研究生把
土家织锦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深入研究。分别是
中国艺术研究院金萱的《
湘西龙山地区
土家族传统
织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向开瑛的《论
湘西土家织锦的特征与传承》、武汉理工大学刘霞的《西兰卡普技艺之启承——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解读》、西南大学王芳的《
土家织锦工艺传承的教育功能研究》、
湖南工业大学胡文娟的《
土家织锦艺术符号探寻》。2009年有3位硕士研究生进行学理研究,有西南大学肖智慧的《
土家织锦工艺传承的教育
人类学研究》、武汉理工大学胡建荣的《
土家族服饰符号语义探析》、西南大学徐骏栋的《
土家族织锦工艺传承式微归因研究——以
湖南龙山捞车村为例》。2010年有湖北工业大学蒋莉的《
土家族织锦艺术特征和文化价值的研究》和
湖南师范大学彭以的《
土家织锦纹样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2011年有武汉纺织大学马丽的《西兰卡普图案的艺术特征及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和湖北工业大学李珂的《西兰卡普
色彩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2012年有中央民族大学李艳芳的《
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的现状研究》。2013年有中南民族大学邵长波的《
土家织锦当代发展研究》和
重庆大学向彩霞的《
土家织锦图案的现代化应用设计研究》。2014年有4篇,分别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苏晓的《
湘西土家织锦图案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研究》、北京服装学院张又川的《
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研究及其在服装设计上的运用》、
内蒙古师范大学胡桑的《
湘西织锦西兰卡普在室内设计软装饰品中的应用》和
广西艺术学院陈鹤的《
湘西西兰卡普传统
纹样及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研究》。2015年有武汉纺织大学任雄的《传统
土家织锦纹样解析》和
湖南师范大学陈水清的《
土家织锦艺术在主题酒店空间装饰中的创新应用研究》。2016年有
湖南师范大学郭峰的《龙山
土家织锦视觉符号意象探析与新媒体传播研究》、西南大学郭雪莲的《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土家织锦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策略研究》和湖北工业大学李瑛的《湖北恩施
土家织锦的传统图研究》3篇,一共27篇硕士学位论文。在这里详细地罗列出来,因为本书的撰写和修改过程中笔者参考并借鉴了他们论文中体现相关
学科的理论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