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一先生的《造物艺术论》中提到,工艺美术的造物特征是“资生、安适、美目、怡神”。资生是工艺美术的首要条件,
刺绣工艺在出现的时候本就具备了减小衣服的
损耗、磨损,增强使用时间的功效。例如彩虹
镶边工艺就相当于加强了纺织品的
边角部位的防护;蒙古族传统贴花工艺更具有类似于补丁的效果,在具有装饰性的同时,也保护了布面的磨损。而安适是指衣服、纺织品的发挥更加符合人的穿着、使用习惯。一定程度来说,更细化的区分就是“安适”的一种
表现形式。元代蒙古族
刺绣不同的材料用于不同地区、不同季度的穿着,《蒙古风俗鉴》中就记载了在
冬季蒙古族人会穿毡袍、
皮袍;而到了
夏季会换成
单袍,目的就是为了适应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这就是纺织品“安适”的一种
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