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行动的兴起,我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了
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制度,改变了生活在农村的传承人的文化生境,使他们成为当今乡村文化精英的代表,刺激乡村文化发展的重新思考。
土家织锦遗产传承中的“文化精英”有两种,一种是本行业的精英,如叶玉翠、叶水云这些手工精巧,又受到国家级认可的
织锦能手。另一种是政治的或智力的精英,他们为
民族民间手工艺的发展倾其一生,如
湘西本土学者田明、田大年等。毛颖认为,在民族文化体系内,某些个体或行政机关中政治人物,或以学者身份对文化产生间接的影响,这种文化精英常常具有双重身份和双重话语权。第六章介绍的刘代娥、叶水云是文化部颁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们传承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玉翠的
技艺和
织造精神,在捞车、在
凤凰坚守着自己喜爱的手工
技艺,而她们也带动了一大批
织锦艺人对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刘代娥、叶水云开办的
土家织锦作坊,有了较为丰厚的经济收入。又如洗车镇的叶英,苗儿滩镇的叶丽萍、黎成凤,来凤的唐洪祥、满妹,恩施的田若兰,也利用
织锦技艺开办了
织锦厂(公司)或销售门店,有的年产值能达到几百万元,年
利润额近百万元,成为
织锦技艺发展的领头人。文化带动经济发展这是活态文化发展的方向,而上面提到的乡村文化精英于其中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