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是筋骨,
色彩是衣裳。老河口
木版年画艺人教
徒弟,首先
就要学习
笔法,临摹各式
样稿,借以牢记笔的顺转逆挑,笔锋顿、挫、转、折等
笔法,要不然
笔法倒置则线条不连贯,滞节横生。艺人经过长久的练习则笔力生。如果没有笔力,就会像女工描花,
疲软无神,了无生趣。在实际操作中,老河口
木版年画艺人主要采用曹衣描、兰叶描、钉头鼠尾描、铁
线描、高古游丝描来进行
创作。曹衣描又称为“曹衣出水”,似衣披薄纱,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在老河口
木版年画中主要用于传说类年画中的女仙造型。兰叶描的基本形态是两头尖、中间粗、行笔顿挫有致。此种描法主要用于表现布质较硬的衣纹,在老河口
木版年画的作品中多见于
钟馗等刚猛人物形象的塑造。钉头鼠尾描的线条起笔及收尾形似钉头与鼠尾,在起笔时须顿笔,收笔时渐提渐收,行笔气不可断,力不可懈,停匀有力而无结。这种手法是一种比较通用的手法,老河口
木版年画的学徒一般由此而入,进而学习其他手法。这种用线手法在老河口
木版年画的各类题材中均有出现。铁
线描和钉头鼠尾描一样也是老河口
木版年画中常见的一种线条处理手法。铁
线描线条外形如
铁丝坚硬挺拔,是一种没有粗细变化,粗硬劲道的圆笔线条。老河口年画艺人在对初学者的培训中常常会采用这种描法来训练初学者的凝神静气之功。高古游丝描因线条描法形似游丝,故名。其线条飘逸脱俗犹如春蚕吐丝,似在飞舞,且细、劲、挺,不妄下一笔,彰显“高古”之意。此法在老河口
木版年画作品中多用于山林
高士、先贤圣人以及古装仕女形象的描绘。当然,在老河口
木版年画中,这些线条的手法并不是单独出现的,每一张年画都是艺人通过传承以及自己的经验将多种手法共置于一张作品之上,围绕一个主题来共同谱写乐章。比如在陈义文老人2002年
创作的《
钟馗》这张作品中就用到多种
线描方式,即将
钟馗威严、刚毅、勇猛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将道家
仙人的超凡脱俗、飘逸出尘的神仙样式
镌刻于纸上,完满地实现矛盾中的统一,这也是老河口
木版年画艺人们所追求的
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