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人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将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抽象
创造,形成了上百种具有民族特色和极高欣赏价值的
织锦纹样,这些
纹样的产生与土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相互依承、相互交融。“马毕花”在我们收集的图案中很少见,它是一直沿用土家语传承的一种古老
织锦纹样。“马毕”是土家语,
汉语即小马的意思。
织锦艺人在
编织“马毕花”图案时,已把马高度抽象成几何形体,马的头、
四肢用
菱形代替,马身为
复合几何形,马尾
表现为
长方形,对整个形象进行了几何形体的抽象归纳。雷圭元先生认为,古代图案作者的观察力高于
表现力。在“马毕花”中图案作者对于生活中的马的观察,得到的直接经验是马作为重要的运输工具而进行的一种表达。马在
土家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很重要。过去,武陵山区山高路险,交通十分不便,生活中所需物品多是通过马帮的运输来进行交易。马
穿梭于大山小河,
织锦艺人更多关注的是它的彪焊及奔跑的动势。反映在
织锦纹样里,“马毕花”凝聚的是马的神态,对于马的形状表达出来的却是散状。从正常视觉来观察,侧面的马只能是一只
眼睛和一只耳朵,但是
织锦艺人织出的“马毕”
纹样,却是正面和侧面的马,
纹样表现出来的是两只同样大小的
眼睛和一对耳朵。这种“形散神不散”的
表现手法正是
织锦艺人不局限于对实物的直接写实,而是抽象去认知事物的形象特征的常态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