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义文15岁开始跟父亲学艺,后又跟二叔一起出外接订活,技术较全面。20岁时单独出外接活,首先是到老河口松昌福号的胡老板家雕门神。随后到谷城赵随昌号、宏盛和号、艾盛福号、同兴和号雕门神;后到樊城达文堂(地点:陈老巷)、志诚堂,襄阳太平店的杨同泰、双沟的宝善斋,宜城县的学源堂,南漳县武镇的龚同源,枣阳县的余源堂、经文堂,随州大洪山石印馆的王中华等处雕过门神、书版、大小字格等。1950年陈义文参加了老河口市的互助组,之后又在合作社
雕刻玛瑙、
玉石、
木头等材料。1959年至1960年,光化县委办起了《光化报》,陈义文又为《光化报》刻过题花、
插图等。1976年,陈义文又在老河口乐器厂修理机械。同年省第一届艺人代表大会召开,他赶刻的《
和合二仙》参加了大会的展出,并受到好评。1982年5月调工艺美术厂工作,仍然担任磨花机的维修工。1984年,国家实行“
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陈义文向厂领导提出了承包
木版年画生产的要求。经过三个月的实践,经济效益还算可以。退休后一直到逝世前,陈文义一直在逸仙斋从事老河口
木版年画的
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