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以来,新知识与新政治、文化权力进入岷江上游地区。这新的知识,包括国族主义下的“民族”概念及相关的语言、体质、历史与民族知识。新政治、文化权力,除了由传统
中原王朝政权转化而成的“中华
民国”及其地方政府与边防军势力外,还包括英、法、美、日等殖民强权国家所带来的经济、政治与文化霸权。在20世纪
上半叶,许多中外民族
调查者,都带着这样的新知,并挟其所依持的政治与文化优势权力,进入他们心目中的“
羌民”或“羌族”地区。他们的“
羌民”或“羌族”概念以及相关的历史与
民族志知识,对于他们的本地
报告人、
助手、翻译与提供协助的
长老,都有一定的影响。如前面我曾提及的英籍传教士陶伦士,他对“
羌民”
族源、历史、文化的看法以及“
羌民”与
汉人、
嘉绒的民族区分,都曾透过他的传教活动以及受他影响的“羌族
知识分子”,传播到部分“
羌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