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进入市场的苗绣民族特性在减弱,除了
刺绣技艺平淡外,苗女所绣不是苗绣的问题在于:手工苗绣与花样制作不是同一个人。产生这一情况的历史原因在于:苗族
刺绣是全民性人人都要学会的
技艺,这
技艺与谋生不发生直接联系,但与人的成长有关、与
未来的幸福有关。因此,在苗绣的发展过程中最为关注的是
刺绣技艺的掌握而不是花样制作,于是绝大多数
刺绣者以业余绣者的心态不从事花样的绘制,她们通过集镇上买、从老衣上描或相互传抄完成花样的选择。在市面上,花样通过
剪纸的方式提供给绣者,而这些花样从不顾及
刺绣工艺的特殊要求。最可怕的则是花样内容上的改变,在文化变迁中销售的花样也在寻找出路,如果固守传统必然影响销量,迎合现代消费浪潮则减弱了民族文化的特性。市场逐利,它不会过多考虑守望苗族精神家园,这些新花样放弃了民族文化的内在涵义,借助于传统手工的外壳,将当下所流行的时尚元素,掺合在
刺绣纹样里,以求得到视觉感官上的刺激。为什么会出现大众审美趣味的改变呢,
美国学者理查德•沃林分析了本雅明在论述机械复制时代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