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水平式踞织腰机时,
织造者是席地而坐,
织物易脏并
挑织费劲;而使用斜织腰机易于察看
经线的平口、
经纬的平整及是否断线,
打纬从上至下便于用力。在
山东腾县龙阳店、宏道院及江
苏沛县刘城镇、铜山红楼出土的汉画像石上,都可以见到这种腰式
斜织机,已成为汉代民间所常用的普通小型
织机。
斜织机的“斜”,是指
机座(头)与水平地面所形成的倾斜度,西兰卡普
织机的倾斜度为50—60度。
织机长约5尺,宽约2尺多,高约3尺左右,其后端高跷,加纵向木枋直插于地面,前端略微抬高,形成坐凳状,这样有利于操作之便。清同治《龙山县志》有“机床低小,布绢幅阔不逾尺”的记载,民间称这种腰式
斜织机为“矮机”,以示与普通那种较高的木织布机区别。现代
湘西仡佬苗所使用的传统芭排
织机,较完整的保留了古代民间腰式
斜织机的特点。这种
织机比西兰卡普
织机的倾斜度相对要小,约为40-50度左右,中端加纵向木枋直插于地面,
织机前端直接放在地面上,没有升高,
织造者基本上还是“席地而坐”的操作,(实际上现代的
织造人已在
织机前端加放一只小板凳,是坐在小板凳上
织造)。从
土家族族源可知,
土家族与仡佬有亲缘关系,所以,传统的西兰卡普
织机,应该就是这种仡佬苗芭排古老
织机的改良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