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基地在政府支持原来的“黎成凤
土家织锦作坊”基础上于2010年3月建立的。原来黎成凤的作坊是苗儿滩镇规模较大也是叶家寨唯一一家
织锦作坊,创办于1987年。笔者查阅本人在2006年暑假和2009年国庆两次到她家做调查时的记录,当时作坊有8台
织机,
小机5台,大机3台,摆放在家里专门腾出来的那两间不足50平方米的房间里,显得十分拥挤。作坊里的工人都是请来的,全部是苗儿滩镇上的姑娘,加起来有30多个人,其中8人是专职
织锦,在黎家做,农忙的时候也不会请假,其余的20多个都是兼职,在自己家里做,并且只有在农闲的时候可以做,农忙的时候要帮忙干农活。这个
织锦作坊从叶家寨搬到了镇政府,成了现在的“龙山县苗儿滩镇
土家织锦技能培训基地”,基地的
织锦工人都来自本镇。其中有8名妇女只有在农闲时才帮她“打花”,黎成凤对她们的织品按件计薪酬,这样形成了一套简单的经营模式:基地+农户。培训基地面向的客户有
长沙、
武汉、
北京、
上海、
广州、
南京等多个省市地区,生产的产品主要有:
壁挂、被面、
地毯、坐垫、背垫、桌巾、
沙发套、抱枕、手机套、书包、钱包等。黎成凤说现在形势不好,资金很紧张,搬到镇上虽然“打花”的场所面积比自家那两间房变宽了,但是居住的条件却不及自己家里宽敞。现在一家四口人挤住在一间约20平方米的房间里,笔者2010年国庆再到她那里做调研时,苗儿滩天气还很热,房间在
高温闷热中有一股很浓的
石灰墙味儿很刺鼻,挂在天
花板的吊扇24小时工作也无法驱散刺鼻的热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