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造声势、扩大影响和探测民心,
咸丰四年(1844)
甲寅的
春节年场,潘新简和伙计们在九阡的“其辰”(水语,即辰日场)场坝上,垒起谷桶作台子来宣传起义。当潘新简说到“鸟代碍丕,任共碾显努啊!”(水语,起来造反能活命,呆坐只能等死,大家愿意怎么办啊?)时,四周围观的群众异口同声呼出“要造反!要造反!”的愤怒喊声。为了表示抗清的决心,还放了三响大铁炮,持枪的人也异口同声喊道“要造反!要造反!”。顿时,炮声、呼声、枪声,震天动地。最后,潘新简和伙伴们在场坝的四条路口摆上四只谷桶,让愿意支持造反的人,每人往谷桶里投入一枚
铜钱。当晚,汇集的
铜钱有一谷桶。潘新简见起义时机成熟,就加强做好起义前的各项工作。这次民意测验,像暴风骤雨前炸起的闷雷,预示着一场惊天动地的反清斗争即将在水族地区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