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偏远山区的滩头既非通衢要道,又非文化重镇,为什么会有如此发达的年画生产呢?据调查分析,有以下主要原因:(一)滩头是
湖南省土纸的重要产地。滩头一带盛产楠竹,还有穿镇而过的清澈溪水,为制造土纸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滩头特产的“二合白”纸,即是选用竹山中央的嫩竹做原料
精制,再用本地峡山口生产的一种白胶泥调成水浆刷成的粉纸,
色彩光亮
洁白,用以印刷年画,颜色艳丽而厚重。土纸为年画生产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二)滩头镇所在的宝庆府,曾是
湖南四大
木版印刷基地之一,有一批
技艺精良的刻版、印刷工人,为年画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三)
湖南是
楚文化发祥地之一,文化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宋代就有了门神画的存在,“
湖南常德北宋张颙墓门扉正面画有头戴
兜鍪身披铠甲按剑相对而立的
将军”。梁人宗懔《
荆楚岁时记》载有
古时荆楚之地风俗:“岁旦,绘二神披甲持钺,贴于户之左右,左
神荼,右郁垒,谓之门神。”据《宝庆府志》记载:“节序正月一日为
元旦,画
神荼郁垒以御示凶鬼。”直到现在,滩头仍然保留着新年贴门神画之习俗。(四)由于
纸张的生产和销售,打通年画销往
贵州、
广东、
广西、
四川以及
陕西、
云南的渠道。加上滩头年画具有
吉祥喜庆、鲜艳美观之特色,备受乡镇及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欢迎,由此而远近闻名,销量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