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举粘贴在宅第门额,或是帆船船首的《狮头衔剑》,
传世可见的印本包括
泉州“李福记”,
漳州“多文斋”及“颜锦华”,台南米街“王泉盈”、“吴联发”和“吴隆发”,云林“许捷发”,彰化二水“玉记”,异曲同工,仅是大、小两种尺寸分别。道光十八年(1838年),厦门兴泉永道周凯主修《厦门志》,就在
海关征收的“纸”类项下开列:“门神纸画百张……例八厘。”检视流通两岸三地的门神品类,《神萘·
郁垒》、《秦叔宝尉迟恭》、《加官进禄》、《春招财子》等配对属于一般通行
款式,佳构迭起,各擅胜场,亦见大、中、小三种篇幅上市。同中求异、别出机杼者,
漳州有“多文斋”的《财神
献瑞·天仙送子》,“颜锦华”的《连招贵子》、《年年添丁·日日进财》、《
天赐平安福·人迎富贵春》,“颜三成”的《簪花晋爵》。
泉州有“李福记”的《健康第一》、《累积资金》、《五谷庆丰登·四季皆咸宜》,“美记”的《年年添丁·日日进财》。台南米街纸店有《时招万里财·日进千乡宝》,加上“源裕”的《簪花晋爵》、《
福寿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