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中法战争时,
法国侵略军屡战屡败,但投降派李鸿章反而屡与
法国讲和。第一次是光绪十年(1884),法方通过
天津税务司德璀琳的关系提出,目的是想通过李鸿章,利用其权力消灭坚决抗法的黑旗军领袖刘永福,然后再毁约。第二次是光绪十一年六月十九日在
天津议和,由李鸿章和
法国公使签订了《中法新约》十条。这是腐败的清政府又一次签订不平等条约。签约者有
法国公使巴德诺、
海关税务司赫德,没有德璀琳、英国巴公使,而法人孤拔已于当年三月在
浙江镇海侵扰时被击伤,不久死去。所以此图描写的应是法军战败,第一次求和时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