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州苗在黎平境内,男子与
汉人同勤俭勤作,女子善纺织锦、棉、葛,布颇精细,多售于市,有洪州
葛布之名。”从图中看出,一名老年妇女在指导织布的场景,一名年轻妇女正在卧式的织布机前织布,另一妇女站旁边用
羊角绕纱,从这台织布机来应是用手
投梭靠手打紧的
纱线的简单卧式织布机,一般只能
织造简单平纹布。这幅图只是最初的版本,后来还有其他的版本,后来的版本,在
服式上和织布机上,都明显进步了很多,
服式上更为鲜艳,织布机上出现了提花装置,还有了专门的负责人,技术、质量和速度上提高了很多。
葛布是用葛藤
纤维织造的布匹,葛藤是一种豆科蔓生植物,有肥大的地下茎,称为葛根,可以食用和药用。葛藤富含
纤维,是一种野生重要的织布原料。在我国南方地区可普遍生长,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从葛藤中可用生物方法析出
纤维:将采集的葛藤浸泡于
池塘中,借助微生物的生长分解其中的果胶,使植物
纤维分离,然后经过
漂洗和捣练,获得可利用的植物
纤维。用葛
纤维纺纱一般采用
纺轮纺制,或将
纤维直接绩成纱,这一方法与纺麻相似。用这种面料织成的衣服不吸汗,质地坚挺,夏天穿时不会因汗湿而黏在背上,十分适合制作防暑的夏装和蚊帐。因而在苗族地区使用很普遍,洪州
葛布主用作销售广大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在
侗族纺织历史上,
侗族人民不仅仅用
葛布做衣服,还普遍使用
木棉、构皮等。洪州苗善于用葛藤制衣仅仅是
侗族传统制衣中的一种方法而已。洪州苗指分布在洪江流域的一个
侗族群体,其分布范围相当于今贵州黎平县和
湖南靖县。该群体通用侗语南部方言,有很高的纺织技术。明清时期,频繁的战争对这个
侗族群体造成多重影响,一方面使这个
侗族群体饱受战争的摧残,另一方面又加速汉族之间的交往,推动了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产品的
市场化。如图所示记载的洪州
葛布闻名于市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