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也可认为是彝族花腰的头饰,是彝族花腰服饰中最具有特色与魅力的部分。由一尺宽、长约二尺五的
长方形双层帽巾与两条长
帽带组成,帽巾的中部绣有彝族
先祖的象征——
红色马缨花
纹样,寓意
吉祥幸福,四周绣有三圈连续的图案。穿戴头饰较为复杂,熟练的花腰姑娘会巧妙利用膝关节进行头饰搭叠,成形后直接戴至头部。帽巾部分需用一条
竹片作支撑,然后反面朝上盖在头上至颈部翻折,正面直立于头顶,马缨花
纹样露于后面,用精美
刺绣图案的
帽带把底层巧妙稳扎。
帽带排列着抽象
花鸟图案。外面一条
帽带横列着三个等分的
长方形民族花纹图案,中间图案用黑白相间的小
方块镶边,两侧
帽带坠着串串银珠,并各自垂吊着四撮最艳丽的
流苏,光彩闪耀。出嫁的
新娘盛装时还要在头饰两侧插上六朵马缨花,衬托出妩媚秀丽的面容。
帽子穿戴极为讲究:戴时务必头尾两端正反面交叉,让帽巾前半截的正面在上,后半截的正面在下,两条帽边中,绣得简易的一条边在下面,绣得荣光灿烂的一条自后向前绕,让花纹正置于额前,让花缨从耳旁飘垂,再将后半截帽巾自后向上翻转,适当折叠后掐稳于
帽带里,使帽巾尾端花纹露于后,犹如展翅高飞的雄鹰,所以又称“雄鹰冠”。70年代以前帽巾上的
刺绣主要分布在:帽巾前颊、帽巾带、帽巾尾三个部分,而且花饰也比较少,但现在的
帽子,折叠后所有外露部分都绣满了花,并钉上了大量的银泡和
电光片作为装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