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富(1919—2000),
绵竹著名画师,张学源之子,出生在
绵竹县城南积英街。张先富读了两年私塾后,便同大哥与弟弟一起随父学画。他们随父亲从搭笔学起,逐渐学习
勾线上色。当时的张先富很贪玩,父亲的言传身教使他收敛贪玩之心,临摹了《三星》、《
钟馗》、《
红楼梦》、《
西厢记》等杂条和屏画。12岁时,张先富便跟父亲一起去帮人作画。他们有时给人家的寿木上画“二十四孝”、
仙鹤、
蟠桃等,有时给做生的画
寿星、麻姑。给张先富印象最深的是画
壁画、塑神像。父亲起好稿子,叫他学着
勾线上色。因墙壁很高,他得站到神台上去,先用慈竹砸烂做的
笔画墨线,再用扁笔上色。由于个子矮,手臂举得发酸,几个小时画下来,两条腿已经麻木了。张家除了经营积英街的画铺外,还要赶各种庙会,
腊月赶
绵竹的“南华宫”,正月赶孝泉的“正九会”,正月十六赶
绵竹的“祥符寺”,二月又是
成都的“老君会”。经过多年的操练,张先富已能独立作画,
工笔、
写意和印版子货(
木版年画)都得心应手。他还能画些
灯笼画、窗堂子和
花卉。张先富的画以工细见长,又吸收
绵竹门画的对比色,并兼用
工笔技巧和
江西瓷的
画法,民间味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