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了传习所,举办
侗锦织造技艺培训班,到目前已经培训了3000多人。另外,到村寨中把老的
侗锦收集起来,拍摄图片,制作图片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建立了
侗锦坊和
侗锦艺术团。
侗锦公司将设计好的产品样式和原材料下发到织娘手中,完成之后再集中到基地,由公司统一销售,织娘按照计件获取相应的
报酬。和
侗锦公司合作比较多的织娘主要集中的牙屯堡镇的一些村子。基地负责人告诉笔者,牙屯堡镇的几个村子一直都有人在织
侗锦,而且和公司配合得很好,主要集中在枫香、树团、八毫、元现等村寨。通过和公司的合作,好多在外打工的妇女都回来学织
侗锦。公司对织娘们的培训,不光是教她们怎么织
侗锦,而且还会告诉她们现在市场需要什么,应该怎么去创新。代表性传承人应该原原本本的织,然后去带动一部分老百姓来参与
侗锦保护,这个
技艺要传下去,还需要大家共同来挖掘
侗锦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