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基本介绍
概述
周期性地举行传统民间文化活动都有相对固定的场所,原因在于这些场所具有特定的文化象征及功能。
汶川
萝卜寨
村民在传统
祭祀
祈天的地址上逐步修建了
祭坛
,
释比
主持的祭山会大典(祈愿
羊皮鼓舞
等)及
羌年节
大会就在此地举行,
祭坛
附近的篝火
莎朗
广场主要用于
祭祀
完毕后跳锅庄等文化娱乐活动。
茂县
曲谷乡
西湖寨的
瓦尔俄足节
也都在
神山
上
尔米柱
的爷爷、
尔米柱
塔、库不塔、
尔米柱
的孙孙4个
祭祀
塔附近举行。
茂县
曲谷乡
在“俄苴”节中举行的
祭祀
仪式、象征性
狩猎
竞技活动、歌舞文娱活动等主要过程在
洪木基神塔
周围完成。因此,这些
神山
、
祭坛
、
祭祀
塔是组成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必不可少的部分。
-《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贾银忠
概述
祭山会和
羌年节
是
四川
羌族地区春祷秋酬的农事活动,分别于春秋两季举行,春季祈祷风调雨顺,秋后则答谢天神赐予的
五谷丰登
。
-《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贾银忠
概述
关于羌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的主要形式,如祭山会、
羌年节
、
瓦尔俄足节
、
俄苴节
等知名度较大,前人研究相对较多,而关于羌族
三月三
、
青苗会
、
巧牙会
、
牛王会
、
山王会
、
观音会
、川主会等在外界提起来则鲜为人知。关于羌族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场所如天火坪、勒色坪、火塘屋、照楼台、芋初坝、议话坪等,学者对其研究的也不多。总之,到现在为止还鲜有专门对羌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羌族节庆(节事)以及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场所进行系统研究的著述。而这种研究是羌族文化空间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以及文化空间资源合理化利用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在专门的羌学研究机构成立后,其研究重点之一应该是对羌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的研究。
-《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贾银忠
概述
其次,“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羌族集聚地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以及各种
财产
的重大损失,广大羌族民众面临的首要任务是重建家园和恢复生产生活。据调查,许多
寨子
在近期一两年内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来举办传统的祭山会、
羌年节
。
-《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贾银忠
民间
羌区
的各种传统民间
节事
、
祭祀
活动的完成不但需要当地社区民众的广泛参与,而且还需要特定的自然环境为依托,如
茂县
西湖寨
的
瓦尔俄足节
年年都要约定俗成地到
神山
、神树、神塔附近才能举行,因此它具有生态整体性。最能够展现羌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整体性特征还在于其
表现
形式的文化整体性上。这些传统的
节事
活动不是单一地展现某一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进行中它往往集口头文化、体型文化、造型
技艺
等同根同源、彼此间相互依存的文化遗产于一体。无论是祭山会、
羌年节
还是
瓦尔俄足节
、
俄苴节
,都是融歌舞、饮食、
宗教
、习俗、服饰、建筑等文化于一体的。
-《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贾银忠
更多
收缩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3,673
非遗纹样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