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观察自己的
编发和形象,镜子必然产生。这件羊形柄
铜镜,是1965年伊吾县苇子峡墓地出土,属
战国至西汉时期。
青铜分铸立羊柄和圆镜,铆接合成,镜面
圆形,平直无
纹饰。手柄呈北
山羊形,立耳、颔首,长角向后呈
波状弯曲。北
山羊造型简洁、饱满。北
山羊的后背部,铆合着一个“T”形钩状物,以随身悬挂携带之用。从
动物造型来看,有着浓郁的草原地域民族
风格,这样的
铜镜在
新疆仅发现一件。手柄北
山羊有着浑圆的身体、健硕的
四肢,醒目的两只大角傲然挺立。两只大角显然经过了古代
艺术家的夸张,长角
波状纹只简缩为六个,且每个
波状纹中间留有孔,玲珑可爱,它的下颚还留着一撮长须,显得风度翩翩。是一件很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据专家介绍,这只北
山羊铜镜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虽然已部分锈蚀,但精美的造型却仍令人赞叹不已。加上
哈密以前出土的铜镬、弧背鹿首铜刀、
双羊铜牌饰等,更是表明了
哈密、伊吾、巴里坤、鄂尔多斯大草原以及
中亚大草原之间的文化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