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壮族
织锦获得了一次极好的发展机会,迎来了它的第二个兴盛期。到1983年,
广西宾阳县生产
壮锦的有
广西宾阳县民族
织锦一厂、民族
织锦二厂和芦墟
壮锦厂。产品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
壮锦沙发布、床毯、
壁挂、坐垫等新产品。生产工具已由手工操作变为机械作业。生产经营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家庭手工业发展为规模化的集约生产,家庭生产与工厂生产相结合。产品图案除挖掘和整理传统的“
双凤朝阳”、“
双凤朝喜”、“
鱼龙戏水”、“双狮抢
绣球”外,又新创了“桂林山水”、“花山壁画”等上百种新颖别致、反映新时代、新生活、新风貌的新图案。现在
宾阳壮族
织锦技艺比较有代表性的传承人是谭湘光大师。1995年,她制作12种民族图案小幅
壁挂参加“全国妇女科技成果展”获“中华巧女”称号,1998年12月,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称号,2006年6月,获“
广西民间工艺艺术师”称号,2006年9月,荣获“
中国织锦工艺大师”称号;2007年3月,她
创作的
壮锦壁挂“四凤朝花”被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07年11月,
壮锦作品“四凤锦”被
中国织绵工艺陈列馆收藏;2007年7月,带领徒弟制作“
香港维多利亚景观”
壁挂,在
香港将军澳中心展出,同时现场作民间织艺表演;2010年2月,参加马来西吉隆坡手工艺节,进行民间
织锦交流表演;2010年8月,带领徒弟制作世界最大
壮锦给上海世博会,近年来,她
创作品
广西工艺美术精品展出,多项作品获“八桂天工奖“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