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的“虎”文化是
湘西土家族文化中十分
典型的原始
宗教和
宗教意识的延伸。在这里所说的虎,并不是通常意义上那种山中林子里的“
老虎”,而是具有“神灵”象征的“
白虎”。
湘西土家人对待“
白虎”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即
图腾和凶神并存,敬虎与赶虎同在。
湘西土家族历史上民族构成多元,但不可否认,巴人是其中重要的组成之一。然而,巴人又有两个分支,一是以“廪君”为主的“狭义巴人”,二是以“板楯蛮”“賨人”为主的“广义巴人”。这两支巴氏后裔在
湘西各地的分布不尽相同,
表现在习俗上亦有差异。以“廪君”为主的“狭义巴人”敬
白虎。《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廪君死,魂魄化为
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可见,廪君之巴氏的先民崇拜
白虎,并将
白虎视为
图腾。这种现象在
湘西古丈、保靖出土的许多
文物中,如
白虎印章及虎纽、虎斑剑等等都可见其踪迹,民间有些地方所敬奉的“白帝天王”据说也就是
白虎的象征。然而,现在
湘西土家地区
表现出来的更多是视
白虎为凶神和瘟神,俗话说“
白虎当堂坐,无灾必有祸!”。
白虎是
湘西土家人最大的民族敌人,甚至家中一切不顺利的大小事故,都会归结为
白虎作怪。从另一角度而言,
中国传统习俗认为,“
五行五位”里的
东西南北中,西属金,就是掌管灾祸、死亡的凶神——
白虎,因此,
白虎是不吉利的。
湘西土家地区自始至终都奉信避驱
白虎凶神的习俗,即使是建房修屋,也必须遵循“
青龙压
白虎”的规律,左边(东方)为
青龙,右边(西方)为
白虎。居于左边(东方)的
建筑物一定要高于或大于右边(西方)的
建筑物。只有这样才会人丁兴旺,家运亨通。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赶
白虎”习俗在
土家织锦的原生地及民间至今仍流通
土家织锦的区域,即龙山、永顺、保境三县交界的土家山寨至今仍是主流。因此,正视“
白虎”问题,对客观理解
土家织锦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