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有17个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都具有自己不同的经历和神话故事等文化因素。为此,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崇拜,感恩的对象。但这些被感恩的对象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被崇拜和感恩的对象都是本民族的,与具体民族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象 ( 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虚幻的) 。三都水族马尾绣
织绣纹样中的
蝴蝶纹就是
典型的代表
纹样之一,
蝴蝶纹在水族妇女们马尾绣的背扇的
织绣纹样中非常盛行。如图1-4所示,在马尾绣的背扇心中常常是以图1和图2这种类型
纹样或在此基础上或多或少的变化着的
蝴蝶纹样做为马尾绣背扇心的主题
纹样,
蝴蝶纹的造型是以
典型的对称形态的单独
纹样的形式存在,在背扇脚上却大多是用
蝴蝶纹与
吉祥纹样的组合,整体对称的形式出现。
蝴蝶纹代表着水族先民对传说故事中保护了水族子民的一种感恩之意,又象征着可以保护水族小孩一生的“平安和健康”。表达了水族先民对自然的崇拜、敬仰之情以及对孩子美好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充分表达了水族先民们对神秘的大自然以及
神话传说中的“神物”崇拜、感恩的语义;同时,似
蝴蝶纹为所有能保护孩子一生
吉祥美好的神灵的一个综合体,将此神化之后的抽象
蝶纹形态视为趋利避害、追求
吉祥如意的语义;另外,
多子多福是
中华民族—贯的理想追求,它是我国古代原始文化、农耕文化影响下遗留物。在原始社会以及农耕时代“
多子”意味着有较多的劳动力、有能力抵抗自然、野兽以及其他人为的伤害。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人们就产生了
多子多福的思想,
表现出对生命不懈的追求。要
多子,就离不开性。但是
中国人一直对性的表达很隐晦,主要使用隐语、借代等手法来表达这种
多子多福的理想追求,所以求子、求富的语义也暗含性崇拜的语义。水族妇女们将抽象意化之后的
蝴蝶纹样绣在孩子的背扇上,以示能使自己的孩子们健壮,一生平安
吉祥,这种对生命不懈的追求以及希望
子孙繁荣昌盛的求子思想及
表现手法在
贵州水族少数民族中
织绣中
表现地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