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四堡有一位民间女艺人,她戴的
花帽更独特,帽前缀有三层
圆形凤尾纹纯
金片,三层之间用
弹簧相接,最上层
镶嵌红色宝石,最底层
圆形凤尾纹
金片直径大约8厘米-10厘米,其他两片相应缩小。戴这种
花帽跳起舞来,凤尾纹头饰一步一摇,很有
中原妇女
步摇头饰的韵味。
步摇是
中原妇女插在头上的饰物,上缀花枝和垂珠,随着步履的走动,这些花枝和垂珠会不停地摇动,故名为
步摇。说起
步摇的来历,还和我国的少数民族
鲜卑有关。
鲜卑族一只部落
首领莫护跋,喜戴
步摇冠,部落的人都不称其名,叫他
步摇,莫护跋也乐此称谓,就以
步摇为部落的姓氏。久而久之,
步摇变音成了慕容(东胡语的音讹)。汉代以后,
步摇传入
中原成了贵族妇女喜爱的首饰。其实维吾尔先民也有戴
步摇的习俗,我们从
吐鲁番柏孜克里克佛窟的
壁画中两位
回鹘王后的服饰就是最有利的证明。两位王后体态丰满,面相圆润,她们的服饰和
装束基本一致,两人的头发盘成了两对左右对称的
团形发结,平面看上去像展翅的
蝴蝶,发结上插满了华丽的凤钗、金簪及装饰物,形如
步摇。头冠有一条首尾上翘的金鱼,鱼头成如意形,有的学者将这种
金冠称为“可敦
金冠”。华丽的金
耳环下垂至肩,富丽堂皇,脑后垂一条很长的红绢,似
披风,但却又在腰下的位置打了个花结,这与《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三》中“以红娟束发”的记载相符。她们身穿茜色通裾大襦,端庄挺立于
地毯上,两手笼在袖内,各持一株
鲜花。大襦很长直拖地面,盖住了鞋,大襦的
领口呈V字形、露出了里面的
红色小
方格圆领内衣,
领口周围用
红色丝线绣出了一圈宽宽的
卷草纹图案。此外在
领口、通裾、
袖子上部和膝盖线上,缝镶出了红地
白色联珠纹饰,
袖口露出
内衣的
窄袖。在她们的右侧附有一排
回鹘文榜题,大意为:此是高贵的王后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