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彝族火葬墓地分布较广,1952—1954年间在大仓
武帝宫后东山山坳、
城东狗头坡、
城东黄土坡村、庙街等处均发现火葬墓场。在火葬墓地出土了大量的火葬罐,火葬罐系火化后盛骨灰之器。巍山出土之火葬罐,据其陶类可分为黑灰陶火葬罐、
彩陶火葬罐及瓶罐陶火葬罐3种。据其容积大小可分大、中、小3种,最大者高约70余厘米,上部扁圆处直径46.7厘米,下部最小处直径20—30厘米,盖高约20厘米。最小者高约30厘米,腹部直径约15厘米,盖高约10厘米。中等者高约45厘米,直径约30厘米,盖高约10—15厘米。其中,黑灰陶罐最古,一般质粗壁厚,制作较为粗糙,有具饰纹者,有不具饰纹者,饰纹多在罐口及腹部。饰纹有
绳索状饰纹、
虎头形饰纹。
彩陶罐罐壁较黑灰陶为薄,制作精美,造型美观,外上彩釉。釉有黄釉、红黄相间釉、白绿相间釉等多种。有盖,盖有
荷叶盖、狮蹲盖、盘螭盖、虎蹲盖等。罐身饰纹除索状纹、狮
虎头饰纹外,尚有卷藻纹、
串枝莲、莲瓣纹、人物、
飞凤、
花鸟、
牡丹等多种颈、腹部饰纹。瓶罐陶之火葬罐则类似一般之瓶罐,有
淡黄色薄釉,亦有无釉者,多无饰纹,仅少数有
圆形花鸟印模而已。这些火葬罐,一般形制均为倒立之
圆锥形,上圆下尖,即一般所说的瓮形,其中黑灰陶最古,
彩陶次之,瓶罐陶则较晚。
彩陶及有饰纹之陶罐,当系达官显贵之葬罐;黑灰陶之无饰纹罐,则为一般人之葬罐;瓶罐陶罐及无葬罐之土坑,则属平民或
贫民之
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