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带上面长长的带子起到了很好的固定作用,长带子从孩子的腋下穿过,搭过母亲的双肩,然后在胸前转两圈,再绕到后背在孩子的臀部后面也转两圈,再从孩子的胯下绕到母亲的腹部,背带的骑片也顺着长带子的缠绕将孩子的臀部紧紧地包裹住。将绕到腹部前面的长带子勒紧,再绕到后背交叉后绕回腹部前面,最后打一个不容易松开的结,使孩子稳稳当当地贴在母亲的后背上。村民们讲,以前在农忙的时候,到处可以看到用背带背着孩子在田间劳作的
侗族妇女。即使在今天的县城,仍然可以见到很多用传统的背带背孩子的长辈。在
侗族妇女的心目中,背带是她们儿女的护身符,通过这条背带,自己与孩子紧紧地连在一起。在侗寨,孩子们长大以后,即使使用过的背带变旧了、磨烂了,人们也不随便丢弃,很多母亲会把背带洗干净收起来,作为孩子成长的一种纪念。张柏如在书中也曾提到:“在搜集
侗锦实物的过程中,最难搜集到的就是背带,因为谁都不愿意把背带作为商品出售,甚至有的都不让拍照,怕拍照会带走了‘元气’,对孩子不好。有些精美的背带都是经过很多年的动员说服之后才搜集到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