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半印半画是在
清朝嘉庆初年李家庄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前面已经提到的胡三就是半印半画术的引进者,也是李学岐(李文斗的
祖父)从事刻版
技艺的启蒙者。据载,当时在李家庄有数十人专事刻版业,
创作印制半印半画品种二百余个,
收益大大提高。其中一些刻版艺人积累了资本以后,自立门户,或出租
木版或卖版,或坐等
画匠上门,
生意红火。很快,半印半画随之扬名,不仅有本地的
画匠上门,还有
天津、平度、胶州、安丘、
烟台以及东北的外地主顾上门,甚至出现了住在村里等版的现象。因此,有人为李家庄的刻版艺人编了一段顺口溜:“三辈
画匠大二小,左右开弓好快刀。四季不问田里事,烧肉单饼卷炉包。左一刀、右一刀,刀刀割着肥肉膘。”由于刻版艺人的逐渐增多,也迫使他们不断提高刻板工艺水平。从半印半画藏品《二十四孝》、《刘大人私访》、《哪吒屏》等来看,更加精工细刻,像《哪吒屏》的线,堪称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