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
九年,经过
广西博物馆
文物工作者向全国有关(区)市的调查统计,全国各文博系统、科研单位、
高等院校等共收藏铜鼓一千四百多面,
广西博物馆和全区各地、市、县文化部门共收藏铜鼓约六百面。原始型的铜鼓在云南省楚雄县万家坝和
祥云县大波那等地出土。我国史学工作者对一千多面铜鼓进行了分类对比研究,依据其体型,
纹饰、出土地点,伴出
文物等,把全国各地出土和收藏的铜鼓分为八种类型:即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万家坝型的釜形铜鼓,外形没有花纹,内壁装饰有夔形
格子纹,显然,釜倒置作炊具,釜内壁花纹才起到装饰观赏的作用。大波那出土的原始类型的铜鼓,通体素面无纹,只有鼓面中心出现一
四角光芒体的装饰。由釜演变为鼓后,鼓面和鼓身才逐渐出现装饰性花纹。八种类型的铜鼓均出现
几何纹样装饰。如万家坝型鼓有夔形
格子纹,石寨山型鼓有勾连
雷纹,栉纹;冷水冲型有复线交叉纹,细
方格纹,眼纹,园心垂叶纹;遵义型鼓有同心园纹,连续角形纹;麻江型鼓有同心园纹,大
方块雷纹;北流型鼓有云纹,
雷纹,
雷纹填
钱纹,
波浪纹,
席纹,
连钱纹;灵山型鼓有
席纹,
钱纹;西盟型鼓有云纹、
雷纹、
水波纹、
钱纹。综观这八种类型铜鼓的
几何纹样,有的
几何图案繁褥多变,是铜鼓的骨干装饰花纹,如北流型和冷水冲铜鼓属于此类;有的
几何图形简单,不是铜鼓的骨干装饰花纹,如万家坝型,石寨山型,遵义型鼓均属此类;有的
几何图案虽不居骨干地位,但仍和其它装饰性花纹结合使用,如麻江型、灵山型、西盟型铜鼓属此类。这些现象说明,制造和使用北流和冷水冲型铜鼓的古代先民,在
铸造铜鼓和装饰鼓上花纹的过程中,接受
几何印纹陶
纹样的影响很深。麻江型、灵山型和西盟型铜鼓的
铸造者和使用者也受到
几何印纹陶
纹样的一些影响。而
铸造和使用其它类型铜鼓的古代先民,受
几何印纹陶
纹样的影响就不那么深了。再从这些类型铜鼓的分布地区看,北流型铜鼓分布于
广西的邕江,浔江,西江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