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土族盘绣产生于
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古
丝绸之路的南线。
吐谷浑汗国时,
吐谷浑人从事大宗国际贸易,将大批的
丝绸类商品运至汗国,再转销
西域诸国,当地民众可以在集市庙会上购买缝针和
丝线等生活用品,这就为居住于远离内地的土族人提供了盘绣的原材料——
丝线和缝针。同时,土族先民利用当地盛产的农作物——胡麻(胡麻的韧性和胡麻面的粘性)来制作
底料,从而盘绣就具备了产生和传承的物质条件。
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接带,深受汉族文化与藏族文化的影响,“土族文化是一种
典型的兼收并蓄的产物”,土族盘绣受这种文化影响,在诠释土族文化的基础上,既融合了汉族
刺绣精巧细密的
针法,又蕴含着藏族
刺绣粗犷豪放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