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头
木版年画的武门神题材主要包括秦叔宝与尉迟恭像、关公与马超像、苗族英雄像和赵公元帅四种,其中赵公元帅为
单幅门神,
关羽与马超为一对门神。这些武门神中,秦叔宝与尉迟恭、关公、赵公元帅在老河口
木版年画中也有出现。但有不同的是,与滩头
木版年画恰恰相反,在老河口
木版年画中关公的形象是作为
单幅年画的形式出现,而赵公元帅却是与燃灯道人的形象一起出现,为一对门神。在滩头年画中马超和苗族英雄是其独有的题材。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
陕西兴平),熹平
五年(公元176年)出生,是东汉伏波
将军马援的后代,年少时就以健勇善战名扬
西凉,
曹操篡汉后爱其才,多次召马超入京为官,但均被拒。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马超联合韩遂起兵抵曹,但在潼关之战中被
曹操用离间计打败,之后依附汉中太守张鲁。
刘备入川时,率众投降,与
刘备合兵围攻
成都,汉中之
战后马超联名上书尊
刘备为汉中王,迁左
将军。蜀汉政权建立后,马超被封官至骠骑
将军、凉州牧、斄乡侯。在民间,人们喜爱
刘备忠厚仁义,欣赏
孙权的智慧儒雅;但
曹操却长期被安置在反派的位置,被人们厌恶贬损,是奸诈的代名词,因此只要是与
曹操作对的人或事都受到人们的赞扬与推崇。马超从登上历史舞台以来就一直与
曹操为敌,这恰好符合了百姓的爱恨心理,可以说马超被赋予门神的位置是老百姓
情感喜恶的一种艺术外化,是一种
民俗心理映射。而苗族英雄题材则与滩头当地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滩头镇地属隆回县,居住着苗、瑶、白等24个民族,是隆回县东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以信奉梅山教的苗族占据绝大部分。梅山教的祖师相传为张五郎,一直被视为当地民众的
狩猎神,在长期供奉的过程中人们不断强化其神性,最终演变成为梅山地区的祖师。传闻他能开山修路,能
狩猎,倒立而行,两脚相反,手拿令旗号令
飞禽走兽。苗族英雄的年画或许就是对这位祖师的
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