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世界上只存在单一而不可分的属性而不存在单一而不可分的实体。
灵魂,作为人的精神现象,无非就是身体所具有的一种特殊性。具体地说,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大脑所具有的机能。属性不能脱离人的身体而存在。作为精神性的
灵魂亦不能脱离人的身体而存在。我国历史上的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哲学家,根据这个道理对
宗教的
灵魂不灭论进行了持久而有力的批判。东汉时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王充坚决反对独立于身体的精神或
灵魂:“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无体独知之精。”既然神(
灵魂)不能独立于形(身体)。当然也就随身体的死亡而死亡。在此基础上,他反对鬼魂的存在:“
天地之性,能更生火,不能使灭火复燃;能更生人,不能令死人复见。”(同上)他用当时所能有的生理学知识对神灭论作了具体的说明:“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能为精神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同上)南北朝齐梁时代杰出的无神论思想家
范缜继承和发挥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
战斗传统,进一步论证了神灭论。对
宗教神学的神不灭论展开了激烈而深刻的批判。他主张“形神相即”,“形质神用”,即人的神(
灵魂)与人的形(身体)永远结合,不可分离。身体是本质,是实体。而神只是形的作用和机能。(“形称其质,神言其用”)没有体或质,其作用和机能又何以
表现和存在?他以著名的刃利之喻来类比形神关系:锋利是刀刃的性能,刀刃才是锋利的体质。如果没有刀刃,又何来刀刃的锋利;如果没有形体,又哪有精神性的作用?所以神决不是独立于形的精神实体。由此,
范缜作出了神灭的结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一旦形体死亡,精神或
灵魂也随之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