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和(20)14年我获得了蛮多(很多)奖,在苗绣传承工作上取得的成绩比较突出,因此在(20)14年7月,我调到农广办(即隶属于花垣县县委农村工作部的花垣县农广校)担任苗绣老师,教授村民苗绣。调过来以后,我经常举办培训班传承苗绣,有时还要到十八洞村这样的地方送教。在举行了多次培训之后,我发现到这里来学习苗绣老妇人越来越多,我就觉得奇怪,怎么年轻人没看见,老妇人反而过来了呢,后来问到她们才知道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些老妇人们的儿子儿媳在县城工作,不放心她们在农村住,想接母亲来县城一起生活,但是母亲不习惯城市生活,好说歹说都不愿意来。年轻的儿媳听说我在县农艺广校教授苗绣,立马打电话告诉母亲:妈妈,我们带您到城里来住,这里有人搞苗绣呢!“有吗?”“有啊,隔壁小丽的妈妈就在那里
绣花呢,还有好多咱们村里的人在那。”老妇人们听到这个消息才答应来城里住一段时间,来了以后发现又能
绣花就不愿回去了,就这样,老妇人慢慢地往城里来住了,一边带孙子,一边跟着我学习苗绣,还能从我这里接单
绣花,一个月能挣6,700元,她们告诉我现在她们可以经常给孙子买衣服,孙子去上大学他们给他1000多块钱的零花钱,她们在城市里生活的太开心了,一点儿都不想回农村去了。我听完老妇人们的故事好开心的,这也算我为农村家庭“城镇化”做了一点事,因为,老妇人进城成为了第二劳动力,支持儿子儿媳妇的工作,年轻人们就可以更好地工作,把我们城市建设好,小孩子也有人带着,这多好啊!而且我这样传承苗绣就是典型的“双赢理念”,既产生了经济效益,
带领村民们走向致富之路,又传承了苗族的传统
技艺和传统文化,这个“双赢理念”我感觉还是不错的。跟随我
绣花的绣娘慢慢增多,我又开始着手准备开发新产品,创设新
绣法。我要改变普通群众一听到苗绣就是想起苗服的这种想法,于是我从生活用品着手,制作了带有苗绣的被单、被罩、茶几、各种挂饰品和装饰品,服装方面我就把产品搞得更加的多样化,不仅有节日服装(
新娘服、赶集服、表演服),还有生活装(
连衣裙、半身裙、
长裤、
旗袍、
衬衣、
棉衣等),各种
围巾,
项链,手链和
手镯。这些产品最初制作出来时,我都是赠送给朋友们,我觉得人真的是“出门靠朋友”,一定要怀着一颗感恩与真诚的心同朋友们交往,传承苗绣这条路要是没有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我走不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