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纹饰是人类
纹饰中出现最早的
纹饰之一,至少在服饰上是最早使用的
纹饰之一。从苗族
纹饰上看,
几何纹使用最广,数量最大,它遍布苗族的每一个支系。笔者认为
几何纹饰在服饰上的使用与人类发明与使用纺织技术同步。在苗族
几何纹饰中,我们认为“+”形纹、“袒”形纹、“#”形纹等是最早的也是最基本的结构,各种动植物造型和其他
几何造型都是人类纺织工艺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掌握了娴熟的工艺以后才出现的。“+”形纹在
基督教的世界里,含义是深远的,也是神圣的。但在苗族人民眼里,我相信是
经线和
纬线交织最基本的单位——织的最基本结构。当人们掌握了这个结构以后,可以织出让他们御寒的布匹,而后才有装饰、才有美。在苗装中不乏以“+”形纹装饰的材料。贵阳花溪一带有名的“+”字
挑花就是由难以记数的“+”形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望谟、罗甸一带苗族
大花红裙上就有
贴布“+”形纹。毕节、威宁以及川南亦大量运用
蜡染、
挑花和
贴布“+”形纹,并以“+”为中心
构图,形成若干
几何造型的
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