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满教在翁牛特
蒙古族
刺绣的发展历程当中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13世纪中期,元世祖忽必烈引进
藏传佛教萨思迦派,令其充当大元帝国的国教以后,
萨满教(也称之博教)逐渐失去“国教”的地位,转入民间,在
蒙古东部地区继续发展着。
德国学者
海西希在其《
蒙古的
宗教》一书记载“17世纪初期,从翁牛特以北至嫩江的整个东部
蒙古地区,博教占据统治地位。”萨满文化在翁牛特
蒙古族
刺绣图案和颜色上反映着其信仰文化特点的图案。例如,鹿崇拜在
萨满教中有着深厚久远的影响。还有在翁牛特
蒙古族
萨满教中的神服多数以
黑色为主。而
黑色在
萨满教中公认为具有强大力量的颜色,拥有至高无上的法力,并且在古代中经常用以
黑色做战旗。在翁牛特
蒙古族
刺绣中使用材料
底布也是以
黑色为主。
萨满教信仰万物有灵,“
灵魂观念的产生是草原民族思想史上的第一个大飞跃,它表明草原人的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开始对自己内心世界和周围世界进行探索,也标志着草原人从
动物世界向真正意义的符号世界迈进”就如,
成吉思汗崇拜“长生天”,而这种观念对翁牛特
蒙古族
刺绣图案上也有所体现。
宗教内化于人们的精神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民族心理,
创造及改变属于民族的
刺绣图案。从
刺绣图案上就能够看出
萨满教的影响,看出民族心理上发生的变化,
萨满教对翁牛特
蒙古族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及实践活动当中。正是在此基础上,
萨满教文化确立了其基本形态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不断的发展、进步和完善,但其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素质,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一旦这种
宗教观念形成,内化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成为一个稳定的精神体系;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持久的精神动力。纵然到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温饱基本生存问题不再是所面对的主要问题,但是由于这种内化了的
宗教精神的影响,翁牛特
蒙古族对待生活的看法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至今,在翁牛特旗
蒙古族
祭天、祭敖包、祭火、祭山、祭泉等活动中仍有
萨满教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