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秦汉时期
广西纺织品的质量也很好。经
广西轻工业局绢纺工业研究所对
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出土的纺织品鉴定,纱衣残片为
平纹组织的麻
织物,其织数无法确定,“估计是200S/1以上,目前国内还无法纺出这样的细度纱支”;其
经纬密度为每平方厘米有
经线41根,
纬线31根。
麻布残片较粗糙,为罗纹组织,
经纬度为每平方厘米有
经线18根,
纬线10根。汉时
织物的精粗是以“升”为单位来标志的。在约0.7米宽的经面上有80根
经线的布,叫作“一升布”,有240根
经线的布就叫“三升布”,依此类推。据全国各地出土的汉尺折算,汉代每尺相当于今天的23厘米,以此折算,则10升的布为每10厘米宽有
经线158根。贵县罗泊湾汉墓出土的纱衣残片,平均每10厘米有410根
经线,应是26升的布了。汉代15升以上的布称为“缌”,多做朝衣或
深衣,所以罗泊湾的纱衣是很高级的
织物,当为高官厚禄者所穿用。而仅为10升的粗糙
麻布,应为平民百姓所穿用。这些纺织品代表了当时纺织
手工业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