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雕版印刷早在宋代就以其独特的图文并茂的样式著称,“宋刻书之盛,首推闽中,而闽中尤以建安为最”。宋代
福建建安麻沙刻书规模居全国之首,与
成都、
临安成为我国三大刻书中心,“麻沙版”书至今为世人所重。明、清时期
福建刻书仍很繁盛,清代康熙年间刊印的《建阳县志》记载当时建阳“书坊
书籍比屋为之,天下书商皆集”。
福建汀州四堡雕版印刷始于南宋,盛于明清,当时几乎垄断了明末清初
中国南部的印刷业,是明清之际
中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
福州刻书以规模浩大著称,北宋时期即刻印了《
崇宁藏》(6434卷)、《毗卢藏》(6132卷),南宋时刻印了《
政和万寿道藏》(5481卷),这些经藏
刻工精美,卷帙浩繁,足见
福州刻书业的规模和水平。
泉州在宋代就是雕版刻印的重要地区,清代时
泉州跻身全国雕版印书中心之一。除此以外,
福建的
漳州、甫田、福鼎也都是历史上雕版印书的重要产地,其他较小的刻书点几乎遍布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