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水族人民在实践中通过各种故事、
谚语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劳动观念。在古歌《拱恩点恒》中,叙述了水族的
神话英雄拱恩踩拓凡间,并带着一根拐杖来到大地用脚踩踏大地,踩出了海洋、大地、山峰、
平坝,用拐杖划出了河流,并戳出了清泉,恩公劳累淌出的汗水使
海水变咸。这虽然包含了神创思想,但也以一种夸张的形式反映了水族先民的辛勤劳作,反映了水族人民对劳动的讴歌与赞颂。与劳动紧密相连的是“提倡节俭,反对浪费”的观念。对劳动的崇尚,必然是对劳动
果实的尊重和珍惜。这在许多歌谣、
谚语中都有反映,如“回味甜是人药的
甘草,最幸福是劳动后的
收获”,“家业旺,勤俭为上”,“干活吃得饱,摇宝(赌博)死得快勤是摇钱树,懒是钻心虫”等谙语,说明水族人民崇尚勤劳,视劳动为光荣、幸福,鞭挞懒惰,以懒汉、摇宝为耻辱的道德信念。水族人民从小就接受勤俭节约的教育,并把对劳动
果实的节约通过对粮食的崇拜,对糟蹋、浪费粮食行为的
禁忌表现出来。如在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把饭粒掉到地上,
就要小心把它捡起来,千万不能踩,否则
就要遭雷公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