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的原因、方向和路线。原因:第一是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瑶民遭受排挤和歧视,因而起义反抗。这不仅遭到封建统治者的镇压和残杀,也被迫走上不断迁徙的坎坷道路。例如,在明代,
明王朝对
瑶族实行“分疆别里、以夷制夷”的灭绝政策,明洪武四年(1371年)即暴发了瑶民侯大苟领导的
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历时250余年,明代统治者调动了几十万军队镇压,对瑶民采取“积屍盈野,流血成川”的血腥屠杀,迫使瑶民逃跑到山区,并继续不断迁徙。第二是天灾的影响。这天灾既有旱灾,还有洪涝灾害。当天灾使瑶民难以生存,他们就举族迁移。例如,在
瑶族传说中“寅卯二年天大旱”,十二姓瑶人即举族迁徙。第三经济生活需要。
瑶族实行刀耕火种,必须不断迁徙,寻找可开垦的山林。第四是战争征调,如
海南的苗族就是明代从
广西征调过去的
瑶族。第五是习俗文化上的差异及民族歧视导致了
瑶族的迁徙活动。迁徙方向:在元、明代以前,
瑶族主要由北向南迁徙。在这以后,
瑶族主要向南向西迁徙。在大迁徙中也有些倒流。迁徙路线:一条自
湖南入
广东上
广西,经
广西北部、中部进入
云南、
越南;另一条从
湖南入
广西到
贵州、
云南、
越南;再一条自
福建入
广东上
广西,经
广西中部、南部进入
越南、
云南;还有一条从
江西进入
湖南,经
湖南南部再进入
广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