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对土地神的
祭祀,最初多为直接向生产和生活用土的地方献祭,这类土地神既无神像,也无庙宇。过去,
广西南丹县白裤瑶插秧前都要蒸一碗糯米饭或玉米饭,把一根金竹笋直插于饭中,拿到准备插秧的田头去
祭祀,祈求土地神保佑禾苗长得像金竹一样快、一样大。插秧后,要备0.5公斤猪肉、1只鸡,拿些香、纸钱,请魔公到田间喃神,祈求土地神保佑禾苗快长快大,不受各种
禽兽的糟蹋,俗称“整秧根”。
广西百色山子瑶每年夏历六月初六的保苗活动,也是到直接耕种的田边地头去
祭祀土地神。是日早上,各户户主煮1个
猪头或猪耳,拿到自家耕种的田边地头,摆3杯酒,烧3炷香,摆
猪头、大米,用芒草穿3张纸钱,喃神供祭
神农、土地和阴间
师父,祈求
神农、土地让禾苗顺利生长。祭毕,将左、右的两杯酒倒于地上,让其浸入地里,再将大米撒于地,意为让土地、
神农享用。
广西大瑶山一带的茶山瑶,每年开荒劳动时,都先请
巫师卜卦择日开工。开工之日,先由道公3人带熟肉0.5公斤、米饭1包、米酒0.5公斤及若干香、纸钱、蜡烛,每人还背一把锋利的柴刀,到要开垦的荒地前
祭祀土地神。在要开垦荒地的山脚下搭一简易祭台,摆
祭品,烧香、烛、纸钱,叩拜土地神,用柴刀将3根生木砍断,念经喃神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