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林业部门资料统计,森林沿瑶人山的主峰向四面山谷分布,总面积67500亩。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是县境内惟一的原始森林。树种繁多,木本植物达432种以上,分属79科207属,其中有国家一、二类保护的树种,如福建柏、南方红杉、香榧、闽楠、紫楠、
小叶红豆杉等,还有木莲、马尾树、石笔树、南岭黄檀、油杉、苦桃木、黄铁木等。此外药用植物如厚朴、黄皮、川桂、三七、党参、黄连、独活、柴胡等也极为丰富。山内林深树密,生态环境相对稳定,为各种野生
动物提供了优越的栖息场所,已发现金钱豹、狗熊、称喉、野牛、野猪、
山羊、狼、
香樟、
狐狸等;两栖
动物有石蛙、角怪及树蛙等;
飞禽有铁鸡、白
山鸡、岩角、啄木鸟、猫头鹰等。1996年和1997年县境内有人捕捉到的金雕和蛇雕等国家一、二级保护
动物也栖息于瑶人山。蛇类有
眼镜蛇、
眼镜王蛇、银环蛇、乌梢蛇、
野鸡顶、青竹镖、菜花蛇及水蛇等。是一个生物种源丰富,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地区。1980年原
贵州农学院朱守谦教授到瑶人山考察时,建议将瑶人山作为重点生态保护区加以保护。1981年三都水族自治县开展农业区划,初步确定保护范围,同时县政府决定每年从财政划拨保护经费,招聘5名护林员。1991年后,省财政厅拨经费,县人民政府责成拉揽林场代管,护林员工资转由林场发放,一直保护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