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画因使用于“水陆法会”而得名,是水陆法会上供奉的
宗教人物画。所谓水陆法会,创自
金代,
至元、明、清时期盛行,是
佛教寺院为超度亡灵、普济水陆一切鬼神而举行的一种重要佛事。与纯粹的
佛教绘画不同,水陆画中的人物汇聚天上、人间、地狱三界,集释、道、儒与民间信仰的众神甚至往古人物于一堂。水陆画在法会时期悬挂,按所绘神灵的身份、品级不同分别挂于上堂或下堂,法会结束时取下收藏,
平时不能轻易悬挂,也不能单独悬挂,是水陆法会上使用的专用品。水陆法会形成和发展于“三教合一”的
中国文化背景下,画中佛、
玉帝、孔圣三教长老共享一炉
香火,共同担负着普度众生的神圣使命。也正因为如此,水陆画中的人物类型极为丰富,按其身份穿着服饰,
织物纹样也有集大成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