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极富特色的年节是“端节”。端节在水历的
十二月到二月,是水家阖家
团圆的日子。节日里,水族民众穿着马尾绣盛装,一起到端坡上看赛马、吹芦笙和打铜鼓。赛马是重要节日中必不可少的节目。在这种有着浓厚民族气息的节日里,可以发现马和水族民众早就有了极深的
情感,因此马尾绣艺术就一直存在于水族民众的生活之中。其厚重的文化价值和
美学价值,使其于2006年5月20日正式成为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最能体现马尾绣工艺水平的背扇
纹样具有丰富的语义:视觉符号的抽象形态蕴含着先民对多子多福和幸福生活的强烈追求。水族民众通过
纹样线条有规律地组合表达了对大自然淳朴的认知和审美,色彩斑斓的马尾绣
纹样以丰富的传统文化为素材,体现了水族民众对
祖先和自然的崇拜。精美的
纹样包含着古老的文字、动植物变形图案以及生产、生活场景,真实地反映了水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