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前,张兴泽因家乡荒灾,逃到天津杨柳青,为一家地主扛活,打草喂马,苦度
岁月,终年不得温饱。他看到杨柳青画是一手艺,如果学好此技,免遭冻饿,遂拜民间
画师李长泰门下作
艺徒。当年学艺非易事,除了为
师傅全家做家务活外,无暇学画,最后学完三年又为
师傅做六个月的无偿劳动,所学也只是一套
涂染年画的“粗活”而已。但他刻苦钻研,用笔自由而准确,
风格较其他
师傅流畅洒脱,勾染速度快,故画店争相延聘,杨柳青
木版年画粗活中的奔放
写意的民间风味,得以发扬。张兴泽的勾染以武打戏出和儿童娃娃题材最擅长。他晕染的娃娃脸,眉弯嘴翘,逗人喜爱;
彩绘《三岔口》、《伐子都》等武打戏出,则以人物形象厚实、动作自然夸张为特色;至于描绘
吉祥喜庆题材的年画,如《三星高照》、《
福禄喜庆》等,则用色鲜明艳丽,颇能增强节日的欢悦气氛。他的作品用色较厚重,不失乡土淳朴气息。张兴泽
长年雇佣于年画作坊,但所获无几,只够维持独身生活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