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感和敬畏感一样,是在
宗教信仰者的
宗教生活中一种常见的
宗教感情和
宗教体验。施莱尔马赫站在
基督教新教神学的立场,把依赖感认作
宗教的基础,费尔巴哈则在人本主义的唯物论和无神论的立场上改造和进一步发挥了这个主张。他在其《
宗教的本质》一书中写道:“人的依赖感是
宗教的基础,而这种依赖感的对象,这个为人所依赖,并且人也感觉到自己依赖的东西,本来无非就是自然。自然是
宗教最初的、原始的对象。这一点是一切
宗教一切民族的历史充分证明了的。”人类早期之所以普遍流行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崇拜,就是因为人要生存就不能离开它们。“
宗教就是对于我之为我的崇拜和信奉。而我首先就不是一个离开光、离开空气、离开水、离开土、离开食物而存在的东西,而是一个依赖自然的东西。这种依赖,在
动物和野蛮人身上,是一种不自觉的、没有考虑到的依赖;进而意识到它、表象它、崇拜它,就是进入
宗教。”原始民族和古代各民族的
宗教史实为费氏上述论点提供了大量的依据。中
美洲的凯克奇族印第安人在祈祷时说:“神啊!你是我的主,你是我的母亲,你是我的父亲,是山和谷地的主人。”这是子女对父母、
奴仆对主人的依赖感的
典型表现。《
礼记•郊特牲》是用人对自然的依赖来说明我国古代之所以崇拜动植物的理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