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方面,省政府于1930年对
瑶族实施所“开化教育”,派人到大瑶山罗香、桂平紫荆山横冲开办“化徭小学”,酝酿开发、开化大瑶山。1933年桂北瑶民起义被镇压下去后,国民党
广西当局加快了“开化”瑶民的工作,一方面由省政府决议通过“
广西苗徭教育实施方案”,规定由省教育厅组织“苗徭教育委员会”,负责调查、规划全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化”教育,并先后在南宁、桂林开办
广西“特种教育师资训练学校”,训令各县从苗瑶青少年中选拔,免费送入学校学习,同时在全省范围内设立几十间“化徭”小学,中等以上学校增设苗瑶公费生学额,选择苗瑶
学童中之优秀者入学,培养所谓“
开明之领袖人物”。另方面,国民党
广西当局派员深入瑶区腹地,建立机构,为所谓“开化”瑶民做组织上、行政上的准备。1934年至1939年,
广西省政府训令平南、象县、武宣等县所辖瑶山地区组建乡村机构,在此基础上,于1939年派人与金秀大石牌头人陶进达联系,要他服从国民党,为“开化”瑶山行使方便。此事遭到瑶民的不满与抵抗。陶进达先是召开全瑶山石牌头人会议共商对策。与会
瑶族头人都不愿向国民党低头,反对国民党“开化”瑶山,坚决拒绝警备区署设立在金秀,决议说:“谁服从国民党,就杀谁。”“对来自山外的一切
款项和委任状,都不准接收和领取;停办‘化徭小学’,凡有子女到
广西特种教育师资训练学校接受教育的,一律退学回徭山。”抵制不成,警备区署于1940年2月在金秀建立后,大石牌头人陶进达于同年农历五月初九召集金秀沿河十村石牌头人在平勉开会,决议“起石牌”抵抗国民党武力“开化”瑶山。会后各村群众纷纷购买枪支,冲硝制丸,做御敌准备。国民党
广西省府闻讯派人进山和谈,遭到拒绝。遂恼羞成怒,于同年8月17日(农历七月十四)调集国民党军队和大瑶山周围数县民团一千余人,进攻金秀沿河十村,把瑶民反抗斗争镇压下去,迫使陶进达等头人同意在金秀设立警备区署。同时,国民党方面也答应了陶进达提出的“不征兵,不纳粮,不交税”等条件。1941年7月,
广西省政府委任刘延年为金秀警备区署署长。刘延年在金秀设立国民党支部,在平林等乡设分部,发展党员。1942年7月,金秀警备区署改为金秀设治局,刘延年任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