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探讨中,我们可以知道,在本地建构“我族”认同的主要是“
知识分子”。其实,不只是在岷江上游如此,在世界其他地方也一样。本土
知识分子,顾名思义,是指在本地被认为较有
学问的人。因此这其中应包括两种因素:一是“知识,二是被群体接受的“知识权力二这两者又常是密切相关的。对于本地人而言,一个人会比他人有更丰富的知识,此知识多来自“外地”。外来知识在此社会、文化的边缘地区,无论其是否“真实”,都挟带强有力的政治与文化
威权。本土
知识分子因接触、掌握此种知识,也得以借此建立自己在本族群中的
威权。
近代早期的“
端公”,便因为掌握许多外来的
汉人宗教文化知识,因而有其本土知识权力。